“1 365 N”志愿生态圈——打造地铁社区治理公益平台 | 深圳市社会组织交流服务展示点(社区治理领域)项目优秀案例
“1+365+N”志愿生态圈——打造地铁社区治理
公益平台
(案例单位:深圳市地铁义工联合会)
(说明:本案例来源于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主办的,《传承红色基因,展百家社会组织风采案例集》,如未获相关授权,请勿转载。)
1、案例背景
深圳地铁义工联合会是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体量最大、最活跃的义工组织。联合会致力于搭建“轨道+志愿”生态平台,以项目为载体,以义工为中心,以需求为导向,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,打造深圳地铁“1+365+N”志愿生态圈,积极承担社会公益责任。
“1+365+N”志愿生态圈的架构是:通过1个地铁公益志愿平台,提供3种服务时间、6种服务岗位、“5出、5化”管理机制、N种多元化的义工服务和公益项目,为深圳市民提供365天“不打烊”的志愿服务。
2、主要做法
(一)抓组织建设,做好组织保障
深铁义工联按照深铁义工联《章程》实行总干事法人负责制。其中会长、总干事均由地铁集团中层干部兼任,为深铁义工联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。
(二)抓平台建设,打造“1+365+N”志愿生态圈
深铁义工联率先在国内义工组织中实现了制度化的义工管理模式。制定了27项管理规章制度,涵盖管理人员选拔任用、服务规范、义工管理、投诉处理、关爱制度等各方面,使义工管理有章可依。
(三)抓培训管理,提升服务品质
为确保义工服务质量,义工需要参加三级基础培训。此外深铁义工联定期为义工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,包括骨干管理培训、急救培训、风险及思考培训等培训内容。
(四)抓应急联动,助力社会共建共享共治
地铁发生路线运营中断时,如乘客聚集将对车站秩序及人员安全造成影响。基于地铁车站点多、线长、面广的特点,员工前往支援引导客流的时效性将难以保证。但深铁义工多数都是在“家门口”做义工,因此在发生特殊情况,需要大量人员快速支援时,深铁义工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。
(五)抓特色公益项目,积极承担社会责任
地铁集团借助深铁义工联公益平台,聚焦精准文化扶贫,从2014年7月至今,联合海南航空、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、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等30多家单位,募集社会资源300余万元,连续主办了四季以“世界上的另一种蓝”为主题的青海科巴儿童关爱活动,并得到各大媒体的持续关注报道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。
3、服务成效以及社会影响
(一)百“站”成团,创造无限公益价值
从2012年深铁义工联成立至今,连续8年在全国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中义工服务时长排名第一。2020年成为广东省示范性志愿服务组织,企业+志愿服务的模式得到省政府认可,具有较高推广示范价值。
(二)文明乘车蔚然成风,创造“深圳文明的长度”
深铁义工联成立后,通过持之以恒的安全文明乘车引导,帮助市民形成文明乘车习惯。其中2013年老街站排队乘车的照片在微博平台发出后,被全国人民赞叹为“深圳文明的长度”。近年来,深圳市民的文明乘车习惯从地铁延伸到公交、各公共场所,为提升深圳城市文明建设水平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。
(三)深铁义工,已成为城市公益名片
在深铁义工志愿服务过程中,涌现出一大批成绩突出、事迹感人的义工组织和个人。有241名深铁义工获得市级“五星级义工”,3人获得市级“百优义工”。
2018年,“最后一公里,出行无障碍”公益项目获得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;深圳市深铁义工联合会先后荣获第六届广东省志愿服务银奖(集体)、第三届鹏城慈善奖“鹏城慈善典范机构”及2021年“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”等34个市级以上荣誉称号。
(四)可推广可复制的管理模式,引领义工组织发展方向
在国内轨道交通行业,深铁义工组织模式已被兄弟地铁成功复制推广,在全国行业范围内有较高认可度。
4、亮点特色
2020年12月,在全国可持续发展面向SDG的中国行动暨2020年“金钥匙”表彰颁奖晚会上,深铁《打造“1+365+N”志愿生态圈,传递城市温暖》模式从全国1000个案例中脱颖而出,获得全国前5最佳案例。专家认为深铁义工联“国有企业+志愿服务”模式特色鲜明,有指导意义,并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、社区治理的诸多难题。
校企共建高空抛物宣讲进小区活动
关爱号列车首发仪式
5、案例提交机构简介:深圳市地铁义工联合会
本项目由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主办,深圳市福彩公益金资助,深圳市点亮心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
﹏